佛法修学

修行需要多少禅定?
海慧

u=369783282,2244530388&fm=253&fmt=auto&app=138&f=JPEG

这次讲座的是修行需要多少禅定《须深经》南北里有这样一部经,这部经是很有意思的,经讲的是一个外道的老师看到佛陀这边的供养非常好,他觉得须深这个人就是他的弟子比较聪明,派他去佛陀那边盗法须深就来了,来到佛教的僧团里面。有一天他跟旁边尊者聊,他问你们修行怎么样?是不是阿罗汉?尊者说我们都是阿罗汉须深就说你们应该可以在天空中飞你们应该可以穿墙而过你们应该是有神通的。尊者说,我们都没有这种功力。须生就很疑惑了,为什么说他是阿罗汉,那又居然没有神通后来得出了这个结果,就是说这些罗汉解脱阿罗汉罗汉的定力未必是这么高的但他们的烦恼解脱了,他们能够成就阿罗汉果了。

四禅八定本来就是一种,佛教跟外道的一种而且我觉得如果说我们修行成就需要四禅八定那佛陀肯定是有规定的包括修禅宗的时候,禅宗也没说一定要有四禅八定,好像也是没有这个必然的我觉得修行的时候,如果说有比较深的定自然是好事即使没有比较深的定,比如近行定五禅不是那么稳定,我觉得修行也就够了,特别是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可能就没有时间去修,我们还要做入世的事情如果能够培养这种动中的定,或者说是像近行定这样的,我觉得对我们修行应该也是很有帮助的至少可以看到像解脱的这样一种修法南传佛教修行,缅甸的禅修是比较擅长的,我们知道有像马哈希的禅法,还有帕奥的禅法帕奥是比较强调止的四禅他们是比较提倡的马哈希禅法他们这边比较强调内观禅不是这么强调的,只要有进行你就可以修得很好所以从这些南传修法来看,我们能看出也不一定需要四禅八定的,但我们这么说不是强调不去修只是强调有解脱这种方式。禅宗里边能看到很多典故禅宗里面说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主要是把心放在见性面、见到佛,不是通过禅定之后能坐脱亡,它的重点是在见到佛性

还有一个典故,我们应该也都知道,磨砖做典故。怀让禅师,在马在打时候在旁边磨砖问他,我在这边打坐,你这边吱吱嘎嘎的在做什么?怀让跟他说,我在磨砖做镜子,马说砖的材质是这种砖的材质,镜是铜的材质,磨镜子才能使得光亮之后可以照镜子磨砖不可能成为镜子。怀让说,我磨砖不能做你打坐怎么能够成佛呢?就是说的修法还是倾向这一块的。怀让还问他,如果一个牛车不走,你是打这个还是打这个车呢?这个重点是在哪里?重点应该还是在见性,不是”。由定发慧,其实也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没有强调说你一定要有多少定佛陀是没有说的禅宗也是没有说的从这个典故,可以侧面反映这个问题。

《坛经》还有一个偈颂,就是卧轮禅师做的。卧轮禅师“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卧轮禅师是有办法,在对的时候,不起妄心,没有什么分别心,我这个菩提每天都在增长是这么做一个偈颂慧能禅师也做了一个,他说慧能没伎俩,不断想。境心数起,菩提怎么修法是历缘对境去修不是说定在一个定上,不是在四禅八定里边历缘去修。

禅宗这种悟后起修的修法上来,也没有说一定强调这种四禅八定当然并不是说修没有用如果说有四禅八定那是更好了。即使没有我们通过近行定,通过一些慧解脱的方式,我觉得应该也是可以修的比较好的。